程士晖:加快应用人工智能,建立陕西模式

政府采购信息网 张静 2025-03-26 17:10:00

程士晖

​积极组织培训,提升骨干人员专业技能,推行“三维量化评审”,提高评审公平性……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不断推动政府采购专业化、标准化创新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政府采购工作需久久为功,未来,中心将持续深化‘标准化+数字化’融合,重点推进区块链存证、智能合约应用等,为打智能化采购平台贡献力量。”3月20日,由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宣传媒体政府采购信息报联合政府采购信息网举办的20届政府采购集采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文件编制组副组长程士晖在集中采购座谈会上分享了该中心在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和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做法和探索。

制定30多个采购文件模板,降低质疑投诉风险

采购人员具备专业技能是加强标准化建设的有力支撑。程士晖介绍,中心高度重视内部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每周定期组织轮流学习,确保团队成员及时掌握行业动态,更新政策法规知识。另外,中心积极掌握不同市场主体的痛点、堵点问题,举办政府采购业务工作座谈会和培训会,让各级预算单位和供应商进一步熟悉政府采购活动的相关政策法规、工作流程和服务内容,推动陕西省政府采购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近年来,中心拟定了涵盖工程、货物、服务全领域的30多个采购文件模板,融入了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绿色环保节能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政策功能。同时,中心推行“三维量化评审”,对采购需求设定具体的评审标准,有效提高了评审专家的公平公正性,降低了质疑投诉风险。

为提高陕西省政府集中采购效益,中心开展创新性带量采购。以公务用车为例,中心与陕西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多次协调研究乘用车采购方案,确定采用框架协议采购方式,中心发布采购需求调研通知,组织座谈和专家论证。最终,吉利、上汽大通、比亚迪等13个品牌33款车型入围,自主品牌入围比例超80%。

整合升级采购平台,加快应用人工智能

在电子化平台建设方面,陕西省推行“三盲一共享”评审改革模式,整合分散的政府采购交易系统,推动全省远程异地评审常态化、采购文件规范化、评审席位建设标准化、席位分配随机化,实现“一网通办”,动态监管、全程留痕、逐项追溯,陕西省内外评审专家异地共享,项目信息、专家信息分割屏蔽,减少“熟人效应”对评审环节的影响,防范围标串标行为发生,降低廉政风险,形成诚实守信、依法依规、公平竞争的采购环境。

程士晖建议加快对现有采购平合进行整合升级,实现从项目立项登记、监管审批、实施评价等“一网通办”功能,进而减少交易主体在使用各类平台时的注册、重复信息录入,反复系统切换等冗余程序,提高交易效率。

此外,程士晖还介绍了中心在政府采购交易智能化提升方面的探索。她认为,政府采购领域应当加快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建立行业垂直大模型,积累采购文件,智能学习生成知识库。比如,利用 AI 系统对采购人提供的需求展开分析,判断适用法规、推荐符合规定的特定条件、符合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识别违反负面清单以及敏感内容检测等,智能生成项目所需的采购文件。同时将AI智能应用到辅助评审环节,完善的AI系统可快速提取资格条件及客观评审要素并按采购文件要求进行比对,对不符合采购要求的信息进行预警,评审小组成员对该内容进行人工复核,相信此功能的应用在准确率和效率方面都会有一个全面的提升,为政府采购业务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广告

政府采购领域首个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提供专业、权威、精准的政府采购政策解读、知识分享及招标采购信息,为政府采购各方参加人铺设一条信息高速通道,满足你随时随地的采购、生意需要。

政府采购信息网

政府采购信息网

网友评论
个人头像
  • 暂无评论,欢迎您发表观点!
意见反馈
反馈类型:
问题描述:
0/500
联系方式:
0/30
提交